haowenku.com

第六课梦圆飞天读后感600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请问: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梦圆飞天】读后感,怎么写

请给我一些例文,谢谢

文章可分成“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个部分。

第一段(1——5自然段):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场为神舟5号飞船和杨利伟送行。

第二段(6——15自然段):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第三段(16——19自然段):杨利伟从太空中向地球发回问候,向儿子描述严重的太空和地球。

第四段(20自然段):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这个我们老师讲过了,我语文成绩还算不错,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梦圆飞天》的读后感指导

[《梦圆飞天读后感指导]开头:今天我读了一篇题为《梦圆飞天》的文章,《梦天》的读后感指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手中的这篇文章——《梦圆飞天》,觉得自己的心一次比一次更加地兴奋与自豪。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

”读着《梦圆飞天》的开头,我慢慢地穿过历史的帷幕,回到了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三分文章:《梦圆飞天》描写的是2003年10月15日“神五”飞天时的场面,航天员杨利伟伴着“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向太空。

还写了他从200千米外的太空向家人、向祖国人民、向地球,发回了问候,并清晰地描绘了他在茫茫太空所看到的神奇美妙的景色。

七分感:四分:等我读到“”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仿佛看到了……仿佛也感受到了……仿佛和()一样……读着读着,我觉得……读到这里,眼前仿佛……三分:读着《梦圆飞天》,我又想起了2003年,年幼的我曾经和家人一起,从电视上观看过“神五”上天的场面……读着《梦圆飞天》,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想起了最近读到的中国近代史上的那段屈辱的岁月,八国联军侵华、圆明园的毁灭、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当我读着那些资料时,心中是……而今天,我读到的是……是……是……这样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读完《梦圆飞天》,我特别敬佩飞行员杨利伟叔叔,我上网查找了资料,了解到……《梦圆飞天》写在2003年,从2003到2010,短短7年的时间,中国的航天科技又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

……结尾:就像《梦圆飞天》里写的那样: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当我再一次朗读这篇《梦圆飞天》时,我仍然觉得自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短短的一篇《梦圆飞天》,字里行间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读着它,我为中国骄傲

  〔《梦圆飞天》的读后感指导〕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11课飞天梦圆每句的读后感

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

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

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

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

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

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

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

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

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

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

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第六课梦圆飞天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概括。

急急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怎么分段

文章可分成“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个部分.第一段(1——5自然段):人们在为飞船和送行.第二段(6——15自然段):飞船发射成功.第三段(16——19自然段):从太空中向地球发回问候,向儿子描述严重的太空和地球.第四段(20自然段):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跪求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6课梦圆飞天词语体会~~要长点的,不用太长 20左右~~多点好词~~谢谢啦~

扬眉吐气,梦想成真。

永不言弃。

不懈努力。

勇于探索

6年级下册19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 的读后感怎么写

(1)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因为就是在那天,“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了;就是在那天,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就是在那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国家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的心底就有一个梦想——能够飞上太空。

《嫦娥奔月》,一则多么美好的神话故事,它不仅歌赞了嫦娥那舍身救民的崇高精神,还流露出了中国想要飞天的梦想。

敦煌莫高窟上那成百上千的飞天,流露出的不也是中国人的梦想么

知道21世纪,那个内心中最强烈但又看似遥远的梦想依然藏在中国人的心底,中国人依然迫切地希望可以飞上太空,可以在神奇美妙的太空中遨游。

你也可以投稿 然而,中国人坚持了千年的飞天梦想,都在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实现了

“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兴奋与自豪,人们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神舟五号”成功飞天,意义尤为重大,它代表着太空中从此将会写下中国人的名字;它代表着中国的航天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国人从此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将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百年的申奥于2001年成功了,千年的飞天梦想也在2001年实现了,2008年初的南方特大雪灾和2008年5月份的四川大地震也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克服了

我的祖国——中国,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她都挺过来了,敢问还有什么能够难住这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雄鸡

(2)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

在中国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都是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的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中,不断地尝试着去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终于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这举世瞩目的成就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自豪、骄傲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更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航天工作者为了实现飞天梦所具有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时时在激励着我。

生命途中,人人都随时可能遇到失败的考验,可是,有的人一失败,就马上退步回头,不再尝试,这固然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在失败之后,马上省察失败的原因所在,针对失败的原因去修正自己进取的方法,打起精神,卷土重来,一次不成,再来一次,只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才会走向成功之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