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参加数学学术会议心得体会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何证明 参加医学学术会议报告

这次参加了教研活动,虽然是“外行看热闹”,但还是认为外行也应积极参与研究,所以决定借这个机会跟大家碰碰思想,如果能让大家觉得外行的视角也是值得重视的元素,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我一直认为,教研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所以其重点在“研”不在“教”,“教”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论“教”得成功或失败,“研”一定能有成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能成为“研”的成果。

事实上,一堂课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能通过一堂课的研磨,发现举一反三的规律——我不主张将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就是因为这样做往往导致在纯净的研究活动中掺杂多余的东西,束缚大家的思维,影响对真理的探究,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我们又扎扎实实玷污了一次学术精神——为避免某些不应有的影响,我不想对所听的课逐节加以评述,只想围绕课堂评价标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其中列举的一些案例,也只是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并不代表对整堂课的评价。

那么,到底该怎样评价一堂课呢

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业内也不乏新颖、时髦的理论,而我还是喜欢用最原始的方法对课堂作原生的解剖: 一看角色,讲求“美”与“和”,要变“牵牛”为“放羊”。

角色即人,即教师和学生。

“美”是形象性标准,课堂上教者与学生的仪态、行为、语言,以及留下的其他印迹如板书、作业、作品,乃至营造的场景氛围,都可以成为美的元素,都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直接体现,教者应想方设法挖掘、展现一切美的元素。

这次活动中,我听各位优秀教师上课,感觉如坐春风,美不胜收。

“和”是协调性标准,主要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处理。

我主张变传统的“牵牛式”的师生关系为“放羊式”的关系,关键就在一个“放”字,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掌握知识,甚至自行探索、总结方法。

生活中,我们看到放羊娃放羊,并没有给每一头羊拴一根绳子,但从不会走失一只羊,其中的奥妙至少有三:一是丰草环境的吸引效应,二是羊群集体的同化效应,三是对特殊个体的关注效应,将类似的效应引入课堂,我以为就构成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应有之义。

我个人并不十分欣赏老师像一个强势的导演来控制情节的发展,我以为教师只是学生的拐杖,拐杖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最终被丢掉的,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孩子们引到一片广阔的求知天地,激发班级、小组等各种团体的学习活力,并对可能掉队的一些特殊个体给予足够的关注。

在徐卫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有益探索,但总体而言,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二看道具,讲求“实”与“巧”,要变“时装”为“武装”。

道具即教学设备与技术。

“实”是选择性标准,即是否从实际情况及需要出发使用合适的设备与手段。

这次活动中许多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坦率地讲,还是有一些老师为了展示图片而展示图片,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装饰做作,甚至是画蛇添足。

“巧”是功效性标准,讲的是使用效果。

我们曾经用过的道具很多,从最初的粉笔、机械教具,到后来电化教具、多媒体,及至今天的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与手段,形式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先进。

关于道具的使用,我并不主张见了西瓜就丢了玉米,我认为用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用得巧,要产生教学效益,不能只是摆设,而应成为“武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克敌致胜的作用,其中的“敌”就是通往教学目标路上的障碍。

王璐老师上美术课,巧妙利用多媒体,融入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元素,十分成功。

我主张积极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以及之前的教育信息工作调研,我非常遗憾的感觉,我们有一些学校,甚至是大家寄予厚望的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比我预想的要浅薄,应用探索也不够深入,基本还停留在多媒体层面,没有将网络手段引入教育教学过程。

三看过程,讲求“顺”与“活”,要变“捉迷藏”为“破迷宫”。

过程即教学活动的推进与层递,常常表现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我认为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有机结合,其中教应服从于学,学应服从于认知规律。

在我看来,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无外乎三种,一是“依葫芦画瓢”——模仿性学习,二是“想葫芦画瓢”——理解性学习,三是“没葫芦画瓢”——探究性学习,其中模仿学习可能最具实效性,理解学习可能最具广泛性,探究学习可能最具创造性。

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学科、教材等各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上述方式的学习活动,我主张要更多地安排探究学习的活动。

“顺”是流畅性标准,要求教学活动的起承转合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到衔接自然有序。

“捉迷藏”与“破迷宫”都有一个迷字,都有纷繁复杂的意思在内,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即前者的目标与方向不明确,后者则反之。

“破迷宫”虽然看起来有点难,却因为目标明确能引人入胜,“捉迷藏”则可能使人茫然不知所措。

这次教研活动中,郭满花老师上的数学课,犹如带领孩子们登山,层层深入,最后势如破竹,一气呵成,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

“活”是生动性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演练、讨论、竞赛、评比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合作探究,促进师生互动,热烈课堂气氛,突破学习难关。

这次活动中,何如老师上心理辅导课,导入方式新巧,很快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效果很好。

许世群老师、廖建政老师、何翠薇老师上英语课,抓住学科特点,在巧妙创设的情景中强化语言能力训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我心中的数学家“的故事,500字,演讲稿,比较急,还要脱稿,开学就要演讲了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

”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

”人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

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

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

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

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

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

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

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

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

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毕设,在读学术论文时,发现很多数学公式看不懂,怎么办

1、首先你问的问题应该明确是那部分的数学公式,是关于环境工程的 还是电气工程的 还是给排水工程的。

2、各专业都有不同的计算数学公式。

3、你有看不懂的公式列出来才能有关人士为你解答。

学位论文 和学术论文的区别

学位论文是为了申请到学位而公开发表的报告。

一般有比较严格的字数和格式要求,内容也比较多,尤其是其中的观论据逻辑层次也比一般论文复杂。

其复杂程照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也更加复杂。

这种论文需要导师审核,还需要专家答辩,非常重要。

代表的是作者的学位水平和学术素养。

只能是个人撰写,不能与他人合作,属于自己的专署文章。

不过大多写导导师的姓名。

学术论文是发表在杂志或学术会议上阐明自己学术观点的文章。

首先根据会议或学术期刊的要求确定题目,然后提出论文的观点。

然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证。

一般理工科论文需要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推导,建立必要的数学模型等等,把方法介绍清楚,并得出相应的。

最后是对论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和论文题目相符合的结论。

一般经过会务组专家或期刊责任编辑审核后即可发代表的是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可以自己单独撰写,也可以与人合作联合发表。

数学家的资料3个,每个200字

1、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祖籍江苏省丹阳市。

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

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是个人才。

  2、高斯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F.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男,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

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生于布伦瑞克,1792年进入Collegium学习,在那里他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素数定理、及算术-几何平均数。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大学,1796年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

1855年2月23日去世。

高斯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

  1792年,15岁德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

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

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质数分布定理、及算术几何平均 。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大学。

1796年,17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并为流传了2000年的欧氏几何提供了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的第一次重要补充。

1807年高斯成为哥廷根大学的教授和当地天文台的台长。

高斯在他的建立在最小二乘法基础上的测量平差理论的帮助下,结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

并用这种方法,发现了谷神星的运行轨迹。

谷神星于1801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但他因病耽误了观测,失去了这颗小行星的轨迹。

皮亚齐以希腊神话中“丰收女神”(Ceres)来命名它,即谷神星(Planetoiden Ceres),并将以前观测的位置发表出来,希望全球的天文学家一起寻找。

高斯通过以前的三次观测数据,计算出了谷神星的运行轨迹。

奥地利天文学家 Heinrich Olbers在高斯的计算出的轨道上成功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从此高斯名扬天下。

高斯将这种方法著述在著作《天体运动论》。

1855年2月23日清晨,在哥廷根去世。

  3、祖冲之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刘宋时代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

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也就是圆周率的祖先。

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

他还经过多年测算,编制了一部新的历法——《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

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

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