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隋书的阅读感言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七步诗》的背景.他的内心感受

《七步诗》作者曹植。

“七步诗”指走七步时间内做成的诗。

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

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

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

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求山海经的读后感,大概1000个字的

祖父经常给祖冲之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其中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祖冲之幼小的心灵.祖冲之常随祖父去建筑工地,晚上,在那里他常同农村小孩们一起乘凉、玩耍.天上星星闪烁,在祖冲之看来,这些星星很杂乱地散布着,而农村孩子们却能叫出星星的名称,如牛郎、织女以及北斗星等,此时,祖冲之觉得自己实在知道得很少.祖冲之不喜欢读古书.5岁时,父亲教他学枟论语枠,两个月他也只能背诵十几句.气得父亲又打又骂.可是他喜欢数学和天文.一天晚上,祖冲之躺在床上想白天老师说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这话似乎不对.第二天早,他就拿了一段妈妈绱鞋子的绳子,跑到村头的路旁,等待过往的车辆.一会儿,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叫住马车,对驾车的老人说:“让我用绳子量量您的车轮,行吗?”老人点点头.祖冲之用绳子把车轮量了一下,又把绳子折成同样大小的3段,再去量车轮的直径.量来量去,他总觉得车轮的直径没有1/3的圆周长.祖冲之站在路旁,一连量了好几辆马车车轮的直径和周长,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他决心要解开这个谜.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祖冲之研究了刘徽的“割圆术”.所谓“割圆术”就是在圆内画个正6边形,其边长正好等于半径,再分12边形,用勾股定理求出每边的长,然后再分24、48边形,一直分下去,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就是圆的周长.祖冲之非常佩服刘徽这个科学方法,但刘徽的圆周率只得到96边,得出3 .14的结果后就没有再算下去,祖冲之决心按刘徽开创的路子继续走下去,一步一步地计算出192边形、384边形 ⋯⋯ 以求得更精确的结果.当时,数字运算还没利用纸、笔和数码进行演算,而是通过纵横相间地罗列小竹棍,然后按类似珠算的方法进行计算.祖冲之在房间地板上画了个直径为1丈的大圆,又在里边做了个正6边形,然后摆开他自己做的许多小木棍开始计算起来.此时,祖冲之的儿子祖 已13岁了,他也帮着父亲一起工作,两人废寝忘食地计算了十几天才算到96边,结果比刘徽的少0 .000002丈.祖 对父亲说:“我们计算得很仔细,一定没错,可能是刘徽错了.”祖冲之却摇摇头说:“要推翻他一定要有科学根据.”于是,父子俩又花了十几天的时间重新计算了一遍,证明刘徽是对的.祖冲之为避免再出误差,以后每一步都至少重复计算两遍,直到结果完全相同才罢休.祖冲之从12288边形,算到24567边形,两者相差仅0 .0000001.祖冲之知道从理论上讲,还可以继续算下去,但实际上无法计算了,只好就此停止,从而得出圆周率必然大于3 .1415926,而小于3 .1415927.很多朋友知道了祖冲之计算的成绩,纷纷登门向他求教.之后,祖冲之又进一步得出圆周率的密率是355/113,约率是22/7.直到1000多年后,德国数学家鄂图才得出相同的结果.扩展资料祖冲之(429-500),字文远。

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曹植写的赞美阿胶的诗句

曹植曾在赞美阿胶“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才高八斗的“东阿王”说的“仙药”就是阿胶,曹植初到东阿,骨瘦如柴,受人指导服食阿胶,受益非浅特有感而作。

  一、原诗:  飞龙篇  曹植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二、译文:  早上游览泰山,。

忽然遇到两个仙童般的人,脸色是童颜焕发很是有精神。

乘坐着白鹿,手握灵芝草。

我知道这就是修真之人,就长久地跪下来向他们请教。

真人就走向西面玉石砌造的亭台,在黄金修建的楼上向我说道。

给我仙药,是神仙皇帝所制造的。

他还教我怎样个吃法,说是能还精补脑。

寿命向金石一样长久,永世不老的。

  三、作者及简介: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诗人。

字子建。

他是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的宠信。

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

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

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

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

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

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曹植作为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78篇。

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著录有集30卷,又1卷、5卷。

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

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

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

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

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敕勒歌全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