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90年代土味情话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土味情话一句话

我们要有尊严的活着,加油吧

非主流经典语录

1\\\/剪断暧昧的发,寞埋藏浮华2\\\/峨会用整条生m-qng来与迩纠缠卜清。

3\\\/◇◆、信.会有一个男人是为受我的折磨而来到这世上的。

╮4\\\/你若不离,我亦不弃。

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待到白发苍苍,回望暮暮朝朝6\\\/倒不是真的有多爱你只是不想再寻寻觅觅。

7\\\/我们要好好活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8\\\/Sometimes,sometimes,Icanbelieveallhavetheend.9\\\/女人微笑不是成熟了,是因为她懂得了什么都不值得10\\\/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磨灭。

11\\\/曾经一味的强调悲伤,可是真的悲伤的时候却是面无表情,夜不能寐。

12\\\/明明有泪。

却流不出来。

明明有爱。

却不能被爱。

13\\\/繁华终落尽。

暧昧终成慯。

是谁,如此倔强。

却又,如此悲慯。

14\\\/当爱情来了我们无法拒绝。

当悲伤来了我们无法逃避。

15\\\/残忍是不断要提起那些已过的福祉。

哈,自认为这些不错……

《超时空同居》雷佳音佟丽娅土味情话台词有哪些

油墨的,有专门印试卷的油纸,先在油纸上刻字,原配是尖头的刻字笔,实际上用完了的钢笔呀、签字笔呀、圆珠笔呀,都可以,能留下印就行。

那个滚筒就是像印刷器一样的,刻好试卷就到那边印试卷。

油墨。

以前帮老师印过很多次。

嘿嘿。

请问这串儿珠子是沉香吗

戴了一年了还很香,刚开始有股药味,外表很油腻,现在味不重了,但是揉揉就很明

看起来想是假的哦

  鉴别方法  一看,看油线清晰不,色泽是否雷同,天然料子纹理是不规则,是会有瑕疵的,色泽也有差异,人为加工的是会很完美。

  二摸,触摸表面真的表面会带油粘感与冰凉感,再是用手感觉它的重量,含油量与实际重量是成正比的。

  三闻,本身沉香材质不是单一的,这个天然香气都是不同的,人工没办法替代的,天然香气是沁人心脾,越闻越香闻,则反之。

  四烧,点燃沉香,假的沉香香气浑浊。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天然材质没有什么绝对性的,佩戴沉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方能慢慢感受到其奥妙

体会其神奇

  沉香相关知识  沉香基础知识沉香属植物Aquilaria spp.中文名称为瑞香科(Thymelaceae)沉香属。

目前沉香属 Aquilaria 植物只分布  在东南亚地区。

由於沉香从外表难以辨认种类,国际间已经将沉香属全部种类列入管制,以利保护。

  沉香形成原因是由於本种树干损伤後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  形成香脂,经多年沈积而得。

沉香树於开始分泌树脂後,原本宽松材质自此开始变硬,成长阶段吸引真菌寄生於心  材,进而产生共生变化,树心颜色产生变化,硬度密度也逐级增加,此时输送养分的组织受到阻断而让生长顿止,  树干因无法支撑重量而倒伏,自然分解成各种不同形状。

更因树种、菌种及其他因素影响不同而产生变化万千的气  味。

沉香主要特徵呈朽木状(腐木),其外形经大自然奇妙的雕琢,外形千奇百怪。

以火点燃,可观察到冒油现象  及闻到沉香特有之香味,而味道更是变化万千,其等级优劣关系价格高低,全凭购买者之嗅觉论断。

  ★沉香不像檀香那样直接取自一种木材,也不像龙脑香那样直接取自一种树脂,而是一种密实的固态凝聚物,混合  了树胶、树脂、挥发油、木质等多种成分。

天然香树一般要到十年或数十年以上才有比较发达的树脂腺,才有可能  形成“香结”。

而形成“香结”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成熟”。

有的香树寿命长达几百岁乃至上千  岁,其倒伏后留存的沉香往往也有几百岁以上的“寿命”,所以古人称赞沉香“集千百年天地灵气”。

  ★沉香种类结香方式可划分以下:  第一种 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称为“倒架”。

  第二种 倒后埋于土中,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余未腐部份称之”土沉”。

  第三种 倒伏后埋于沼泽,经过生物分解,再于沼泽区捞起者,称为”水沉”。

  第四种 为活体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剩余之部位称为”蚁沉”。

  第五种 为活树砍伐所采摘者,称为”活沉”。

  第六种 为树龄十年以下者,已稍具香气,称为”白木”。

倒架、土沉、白木、水沉、蚁沉、活沉、等香味各有  不同,一般之形容为土沉之味厚醇、倒架清醇、水沉则温醇、蚁沉清扬、活沉较高亢、白木味清香。

沉香的香  味微妙,形状各异,让人捉摸不透。

它们的分类及其名字也复杂多变,古今中外,难以统一,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记者研习半月,也未能弄清它诸多的称谓。

心想也许必须从世上搜来所有沉香,然后像金牌品酒师  那样,一样一样地去玩味,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精要吧。

沉香的香味变幻莫测自然天成,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它  是少有的仍无法以人工合成进行复制的自然香。

它的珍贵,它的神秘可想而知。

从国外引到中国的农作物有哪些

帮忙写一下(包括年代或朝代),谢谢

玉米、甘薯、烟草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传入中国后不断推广种植,使不适宜稻麦生长的贫瘠土地得到了利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这对于养活更多的人口,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历史书上讲的。

下面是搜索来的: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土地开发和人口再生产的影响摘 要]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

虽然它们传入时有先后、途径不一,但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 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的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国外。

宋以前我国引入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部分原产于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们大多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

这些早期传入的农作物多为果树和蔬菜,鲜有粮食作物。

中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不断有新的农作物引进,其中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则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作物的传入,不仅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同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所说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专指原产美洲的作物,原产世界其他地区的作物,即使是经由美洲传入者,也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

一、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 1492年,哥伦布重新发现美洲,引发了欧洲人对这块所谓“新大陆”的注意。

在美洲成功殖民后,16世纪后期,西班牙人进而在南亚的菲律宾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农作物开始传入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到南洋各地,并进一步传到中国。

美洲作物的引种与传播成为明清时期我国农作物引进的一个显著特点。

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计有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等近30种。

玉米(Zea mays L.),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美洲的墨西哥、秘鲁。

我国古代称番麦、御麦、玉麦、苞米、珍珠米、棒子等。

至迟明代传入我国。

嘉靖三十四年(1555)《巩县志》已有“玉麦”的名称,但明确而详细的记载则见于三十九年(1560)甘肃的《平凉府志》卷11:“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

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炊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此外,(明)田艺衡《留青日扎》和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有记载。

番薯(Ipomoea batatas(Lam.)L.),旋花科甘薯属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

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红苕、白薯、地瓜、红薯等,原产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粮食和蔬菜。

宋元以前中国文献中屡见“甘薯”的记载,但那时所说得甘薯是薯蓣科植物的一种,而我们现在所说得甘薯则是旋花科植物,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自它被引种到中国以后,因其形似我国原有之薯蓣科得甘薯,有人便称之为甘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词几为旋花科的番薯所独占。

豆薯 (Pachyrrhizus erosus(L.) Urban),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又名凉薯、地瓜、土瓜、沙葛、新罗葛,是一种既可当水果又能当蔬菜的作物。

原产中美洲,后由西班牙人传入菲律宾,可能后来从新罗经海道传入我国福建[1] 。

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和台湾省种植较多。

马铃薯(Solannum tuberosum L.),一年生茄科茄属草本植物。

我国亦称洋芋、土豆、山药蛋、地蛋、荷兰薯。

原产南美洲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所驯化。

大约1570年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大戟科木薯属栽培种,世界三大薯类之一。

起源于热带美洲,16世纪末传入非洲,18世纪传入亚洲。

中国于19世纪20年代引种栽培,遍种于长江以南,其中以两广、福建台湾为最。

蕉芋(Canna edulis Ker.),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栽培种。

别名蕉藕、姜芋,原产安第斯山脉。

公元前2500年在哥伦比亚驯化,1821年传入日本,1948年引入中国,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有少量栽培。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原产美洲。

我国亦称长生果、落花生、落地松、万寿果、番豆、无花果等,是一种人们喜爱的食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

分小粒型和大粒型两种,小粒型最早记载见于元末明初贾铭的《饮食须知》,大粒型是清代引进的。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亦称西番菊、迎阳花、葵花等,原产北美。

在中国的种植最早见于1621年(明)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称西番菊。

1688年(清)陈淏子《花镜》始称向日葵。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

原产中南美热带地区,1493年传到欧洲,1593~1598年传至日本。

传入中国有两条途径:一是经由古丝绸之路传入甘肃、陕西等地;一是经海路引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中国关于辣椒的记载始见于(明)高濂《遵生八笺》(1591):“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

”辣椒一名最早见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芦科南瓜属。

别名番瓜、饭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产中、南美洲。

元末明初已见于贾铭的《饮食须知》:“南瓜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说明元代我国已经引种。

笋瓜(Cucurbita maxima Dutch. ex Lam. ),葫芦科南瓜属栽培种。

别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原产南美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地。

中国笋瓜可能由印度传入,19世纪中叶安徽、河南等省方志有记载。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葫芦科南瓜属栽培种。

别名美洲南瓜,原北美洲南部。

17世纪后期已见于陕西、山西等方志。

佛手瓜(Sechium edule Swartz),葫芦科佛手瓜属栽培种。

别名瓦瓜、拳头瓜、万年瓜、阳茄子、土耳其瓜、棒瓜等,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

18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到东南亚,1916年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现华南和西南等地有栽培。

番茄(Lycopersicon Mill),茄科番茄薯草本植物。

亦称番柿、六月柿、西红柿、洋柿子等。

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带。

我国最早记载见于(明)王象晋的《群芳谱》:“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来自西番,故名。

”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豆科菜豆属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称四季豆、时季豆、芸豆、四月豆、梅豆、联豆、架豆等, 具有粮食、蔬菜、饲料等多种用途。

原产中美洲。

16世纪初传入欧洲。

中国自明后期曾多次引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代《三农记》(1760)都有记载。

南北皆有种植,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

莱豆(Phaseolus lunatus L.),豆科菜豆属栽培种。

别称棉豆、荷包豆,原产中美洲。

16世纪初传入欧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中国。

菠萝(Ananas comosus (L.) Merr.),凤梨科凤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果品栽培植物。

别名凤梨、王梨、黄梨。

原产南美巴西,很早为印第安人驯化。

16世纪初,热带各国相继引种。

亚洲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引入印度(1550),后又传入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在17世纪初(1605)由葡萄牙人将菠萝苗带入澳门,后经广东传入福建和台湾。

广东《东莞县志》(1639)和台湾林谦光的《台湾纪略》(1687)都有黄梨的记载。

约在18世纪末传入广西,19世纪初传入云南。

番石榴(P. Guajava L.),桃金娘科番石榴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原产美洲墨西哥和秘鲁。

(南宋)周去非《岭南代答》(1178)称黄肚子。

清代《南越笔记》称秋果,《植物名实图考》称鸡矢果。

台湾在200年前已有栽种,现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

番荔枝(Anona squamosa L.),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半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又名佛头果。

原产热带美洲,明末清初传入中国。

最早见于《台湾府志》(1614)。

现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番木瓜科番木瓜属小乔木栽培种,又称木瓜、乳瓜、万寿果,原产墨西哥南部,18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种水果。

清代传入我国,《岭南杂记》和《植物名实图考》均有记载。

我国南方各省都有种植,尤以广东、台湾最多。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漆树科腰果属乔木,又称槚汝树、介寿果、鸡腰果,果仁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

原产巴西东北部,16世纪由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和亚洲。

中国于20世纪30年代引入台湾和海南,1984年海南栽培面积达1.1万公顷。

云南西双版纳也有少量种植。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属常绿乔木,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

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热带雨林地区。

17~18世纪传入东南亚,1922年传入我国台湾,1954年引种于海南省。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樟科油梨属常绿果树。

原产中美洲。

13~15世纪墨西哥西部和南部已有栽培,20世纪初传入亚洲。

中国1918年开始引种,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均有栽培,其中以台湾、海南为最多。

人心果(Minikara zapotilla(Tacq.)),人心果科人心果属热带常绿果树。

又名吴凤柿,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

福建于1900年由华侨自新加坡引入,种植于漳州、厦门等地;广东于1910年引入,分布于湛江、汕头和珠江三角洲各县市;台湾于1920年自爪哇引进,嘉义、台南、云林均有栽培。

蛋黄果(Pouteria campechiana(HKB)),人心果科蛋黄果属热带常绿果树。

又名蛋果,原产南美秘鲁。

中国于20世纪30年代引入,由印度尼西亚华侨带到海南繁殖,50年代在广州栽培。

西洋参(Panax quiquefolium L.),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栽培种,别名五叶参、广东人身、花旗参。

原产北美。

1976年后在中国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陕西等地先后引种成功。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茄科烟草属叶用一年生作物。

原产中南美洲,人类已有1500多年使用的历史。

后经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传至欧洲和世界各地。

传入我国是称“淡巴菰”,这是印第安语烟草的音译。

我国最早纪录烟草的文献是[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此物自古未闻,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闽、广之间。

”烟草的别称还有相思草、金丝烟、芬草、返魂烟等. 二、美洲作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 美洲作物的引种和传播是明清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成就。

下面仅以部分重要作物为例对其传播过程和发展动因作一番简要的分析。

关于玉米传入我国的路径与时间,学术界长期存有争议。

有人认为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甘肃《平凉府志》;但据近年研究,早在明初兰茂(1397-1476)《滇南本草》即有记载[2] 。

此外,16世纪后期云南《大理府志》和《云南通志》均有玉米种植的记载。

因此,玉米很可能是从印度、缅甸传入云南,再从云南传播到黄河流域;当然也可能从中亚细亚循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越河西走廊过平凉而进入中原;第三路则可能经中国商人或葡萄牙人经海路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玉米在中国的传播大致经过了先边疆后内地,先丘陵山地后平原地区的过程。

如道光《遵义府志》谈到“平地居民只知种稻,山间民只知种秋禾、玉米……”。

平川地区居民即使地头屋角、田畔园圃“偶种一二,”也只是“以娱孩稚”或作为果蔬辅助食品(乾隆《霍丘县志》)。

因此,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3指出:“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但19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激增,玉米种植不仅继续向山区拓展,也逐渐走向平原地区。

嘉庆《汉中府志》说:“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宗。

粟利不及包谷,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植物名实图考·卷1》亦说:“又如玉蜀黍一种,于古无征,今遍种矣。

”从各地方志先后记述的情况看,19世纪中期,玉米种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绝大多数省区,各地有关玉米的称谓多达99个。

[1] 晚清至民国时期,玉米发展成为中国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作物。

1936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达693万公顷,总产量1010万吨。

经过长期发展,玉米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三大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区。

玉米种植比较集中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

这些省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0%。

1983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已达1882万公顷,总产6819万吨,分别占世界的14.6%和15.2%,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2] 2000年玉米播种面积进一步增加到2306万公顷,总产10600万吨,播种面积和总产分别为第三大生产国巴西的1倍和2倍。

[3](P258) 一般认为番薯传入我国有两条途径:一是陆路,由印度、缅甸引入云南;二是经由海路,从菲律宾传入福建或由越南传入广东[3] 。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大理府志》已有“紫蓣、白蓣和红蓣”的记载。

此外,《云南通志》记有“红薯”并指出云南6个府州都有种植。

1582年陈益从安南(越南)将番薯引入广东东莞,不久林怀南也将甘薯从越南引入广东电白。

关于番薯传入福建,《闽小记》记载云:“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

”(明)苏琰所撰《朱蓣疏》亦谈及万历十一至十二年(1583-1584),有人将番薯从海上传至晋江。

万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泉州一带发生饥荒,“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龚咏樵《亦园胜牍》引苏琰《朱蓣疏》)。

番薯引种活动影响最大的还是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从吕宋将番薯引入福州,经其子陈经纶上书金学曾巡抚倡议种植,收到显著效果。

《农政全书》曰:“今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

……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

”18末至19世纪初期番薯栽培向北推进到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向西推进到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最终遍及全国。

1985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种植国,其种植面积617万公顷,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61%。

[4] 马铃薯传入中国是在17世纪前期,可能从东南、西北和西南几路传入。

1650年荷兰人斯特鲁斯(Henry Struys)访台,见到栽培的马铃薯,称之为“荷兰豆”。

《致富纪实》则说:“阳芋,出俄罗斯。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和康熙《畿辅通志·物产》均有“土豆”的记载,说明北路传入的时间可能更早。

康熙福建《松溪县志》(1700)记载:“马铃薯,叶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

色黑而圆,味苦甘。

”马铃薯的重要性18世纪后渐趋重要。

《植物名实图考》说:“阳芋,黔滇有之,……疗饥救荒,贫民之储。

……闻经南山氓,种植尤繁富者,岁收数百石云。

”四川《奉节县志》也谈到:“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尤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植物名实图考》卷6)。

到19世纪我国东西南北不下10多个省均有马铃薯栽培。

200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72万公顷,总产1325万吨,种植面积为世界第二。

[3](P263) 番茄大约于17世纪传入菲律宾,后传到亚洲其他国家。

中国栽培的番茄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

番茄引种之初长期作用观赏植物。

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进入菜圃,20世纪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区菜开始栽培食用。

大规模发展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已成为中国主要蔬菜之一。

花生原产南美巴西[4] ,16世纪初传入中国。

明嘉靖《常熟县志》(1538)和王世懋《学圃杂疏》均有明确记载。

《三农记》卷12亦云:“番豆,乃落花生也。

始生海外,过洋者移入百越,古因此名。

初时为果,今湖田沙土遍植。

”花生最初在广东福建一代种植。

据《广东新语》的记述,清初已普遍种植。

《滇海虞衡志》更称“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高、雷、廉、琼多种之”。

17世纪花生栽培渐至浙江,《衢州府志》、《山阴县志》、《瑞安县志》等均有记载。

18世纪以后花生种植有进一步发展到湖南、江西、四川及我国北方地区。

近代以前我国花生种植品种皆为小粒种。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传教士将大籽花生引入山东蓬莱,使蓬莱成为大粒花生的主要产区[5] 。

因其种植便易、耐贫瘠,而且产量高,颇受农民欢迎,很快被推广至长江流域和北方各省,其中尤以冀鲁豫等省为最。

如郑州、商丘一带,过去很少种植花生。

自1894年美国大籽花生传入后,往日“荒丘之区,向所弃之地,今皆播种花生”。

[5](P34) 1900-1929年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等省的一些地方花生的种植面积已经占到整个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表1 花生在河北等省农田面积种所占百分比(1900-1929) 年度 河北 山东 河南 江苏 湖北 湖南 1900 10 0.1-0.2 10 — 10-15 — 1915 20 15-35 10-15 — 15-25 5 1920 20 10-45 20-40 32-34 20-25 10 1924 20 10-50 40-50 40-52 25-30 18-20 1925 12 19-39 26-35 22 17 28 1929 12 11-39 26-47 22 17 28 资料来源:John L. Buck: Cost of Growing and Marketing Peanuts in China. Chinese Economic Journal. Vol.5,No.3, 1929(9). 1914-1918年,全国17个主要花生生产省区种植面积达1390万亩,年产花生5085万担,1931-1937年种植面积增至2251万亩,年产量5380万担。

[6](P195-196) 总之,民国初期至抗战前,山东、河北、河南为我国最重要花生产区,其花生播种面积和产量常年占全国的45-55%。

20世纪80年代,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省区发展到10个,即:山东、广东、河北、河南、广西、辽宁、四川、安徽、江苏、福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

花生单产也由1949年每公顷的1012.5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2010公斤,36年单产提高了98.5%。

向日葵作为油料作物早期只有少量种植。

1980年向日葵的种植面积增加到84.47万公顷,总产90.98万吨,成为超过芝麻和胡麻的第三大油料作物。

烟草于16世纪中后期和17世纪初期经由南北两线先后传入我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