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中国历史十五讲读后感500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历史十五讲 读后感1500字

近日读完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感受颇多。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确实如书的序言所言,“通识”是它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扩展知识的一本好书。

顾名思义,书中主要讲了十五个重要内容,而且我们比较陌生的古代内容占了较大边幅。

书中对一些重要问题都做了详尽的说明与阐述。

此书囊括了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的更替、著名的“盛世“时期、古代的交通与文化、民族关系、政治法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军事、社会生活、思想演变、文学艺术、科技以及中国近现代的发展的方方面面。

此书中,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对汉代、唐代、清代“盛世”的透视。

于是选取这一点说点感想。

我们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康乾盛世”都很是熟悉。

我们惊叹那些时代的昌盛与繁华。

这个时代的我们同样追求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成语是帝王将相的铭戒; “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的民谣,是来自民间的呼声。

或许我们了解古代盛世的形成与衰亡,我们会获得很多历史的启迪,是我们的追求更快得到实现。

中国古代是一个人治的国家,而且从秦汉起就建立的君主专制体制。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开明的君主是盛世出现的前提。

君主的品德与修养甚至对时代有决定性的作用。

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我们有强有力的政府,也有为人民服务的官员。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有些应该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在为自己牟取利益,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甚至是贪得无厌。

我们的人民痛恨看到这样的嘴脸,我们的国家不能有这样的蛀虫。

所以,不管是身为一个官员还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们都需要培养好自己的修养,并用良好的修养去为人民服务,去影响身边的人,为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盛世的出现需要有相应制度的保证。

盛世都强调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虽然这在各个盛世里体现的并不算完美,但是至少那些时代都很努力去建设这些。

我们现在的时代,制度比古代已经健全也合理了许多,但我们仍然存在重大的不足,譬如我们从来不缺少各种各样的法律,但是我们感觉到的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这两个问题。

这多多少少是削弱了人民对法律的信赖。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的发展,道德却跟不上脚步,甚至在滑坡,这似乎更值得思考。

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发展的时代,让精神文明“畸形化”发展。

没有强大精神支撑的民族,就不可能是强大的民族。

归根结底,能不能形成盛世还是由人民说了算的。

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所做的一切符不符合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就决定了它能不能得到人们的支持与拥护。

以人为本历史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一个得不到人们拥护的政权,人民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召集一切能召集的力量去推翻它。

而所有武力的开始,就代表动荡的开始,又如何去开始一个盛世呢

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史为鉴,我们都希望能从历史中得到启发去创造我们的未来。

历史中值得肯定的,我们需要坚持,而我们又必须摒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办一切事情都需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满意记得采纳,谢谢,如果还有问题请继续追问

<中国历史十五讲>或《世界历史十五讲》读后感 原创

自己认真阅读原著不就有读后感了。

想偷懒让别人代写,最终自己一无所得,这很不好。

并且不会得到真正的知识。

历史读后感500字。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

本书讲了五个系列:、、、、。

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的故事。

韩信没成名时,平时出门喜欢佩带宝剑。

可有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

有一个屠夫的儿子就要挑起事端,对韩信说:“你敢跟我拼一拼

你敢,就拿起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

”韩信端详了他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

看到这里,我有许多感受。

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吵架甚至告到老师那里去,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心中像堵了个东西一样,无法专心致志学习读书。

想想韩信的肚量,这样做有意思吗

韩信为什么不和污辱他的人拼个你死我活呢

不是说“士可杀不可辱”吗

就为了他的所谓的气节,兵败之后自刎于乌江了嘛

韩信之所以忍辱含羞,是因为他心中有明确大志向。

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理想,任何一切他都可以忍受,因为他知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因此他不和小人计较,而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终成了汉军总司令——大将军,何况有时和你作对的人使你前进的步子迈得更坚定。

因此,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就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

要胸怀宽广,和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我的知识;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在写作方面有所长进。

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推荐大家也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300字

《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读后感]读了《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我的读后感是: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有文字的时代,可以把发生的事情一件件记录的清清楚楚,《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没有文字的时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张开嘴巴把历史讲给后代听。

人们把这种传递方式叫做“口头历史”。

但是“口头历史”不能完全相信,讲故事的人总是会添酱油,黑说成白,五根指头说成六根指头,信不信就由你啦!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开天辟地的盘古,据说,盘古的身体有九里长,盘古以自己的躯体改天换地,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读后感《《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盘古天天死死地撑着天和地,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可以这么说,盘古为整个宇宙做得奉献非常大。

  大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夏启登台,拉开了——“家天下”的揭幕式。

  禹是一个轰轰烈烈的部落大首领,也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

平平常常的人,却总是平平常常的死去。

常言道,国一日不可无君。

大禹的儿子夏启登上台后,就建立了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扑朔迷离的王朝。

  夏启是一个残暴的暴君,整天在宫中吃喝玩乐,大臣们劝告他也不听,弄得很多大臣都愤愤不平。

  我们不能像夏启这么残暴,要做一个谦虚的人。

  最后,通过阅读《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这本书的内容,深深感到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悠久和曲折的。

做为中国人的我将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兄弟相残读后感,求

中国美学的研究已有年的历史,而成如料想的多。

这其中国美学问题的难定料的驳杂等原因。

然而,五十年来中国美学的最大不利是缺乏学术的眼光与方法。

因而一句话可以演成长篇大论,一部长篇大论可以被一句话打倒。

朱良志教授常说做些学术。

他自己也以此自律。

前此出版的专著都贯注这一学术追求。

而如今这部《中国美学十五讲》也应作如是观。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的讲稿。

今收入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本书中多为作者精思独得之言,而不流连于枝叶。

读之令人壮而不傲,尤其使人意豁。

  看书就如观览庭院。

写书评无非是有感于房屋的富美,材料的坚实,间架的合理,或是对自己有了某些启示,想与房主多攀谈几句。

别无他意。

  关于本书,作者的出发处在中西之别,继而把捉中西哲学的不同,“西方哲学是知识的、思辨的,而中国哲学则是生命的、体验的。

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第2页)可以想见,这样的中国哲学必使它与艺术的关系更加紧密。

千载之下遥想先哲,多不是正襟危坐地讲学论道,更多的是他们活的生命。

这可能是泰戈尔所赞许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因此,作者心中的中国美学是“生命超越之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

(第2页)对于本书,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陈说,不需改写,直陈如下,“这里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吉光片羽中提炼出的十五个问题,我以为都是生命超越美学的重要问题。

本讲座的十五讲可分为三个意义单元:前五讲分别从道、禅、儒、骚以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追踪生命超越美学产生的根源及其流变,这是根源论。

就美学而言,道家哲学要在齐同万物、冥然物化;禅宗确立世界本身的意义,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中,就包含这样的思考;楚辞具有唯美和感伤的传统,给中国美学注入特别的气质;儒家哲学强调创造新变;传统的气化哲学强调天地大自然为一生命流荡的世界,等等,这些对确立中国美学的基本特点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间五讲,集中讨论中国美学在知识之外(无言之美)、空间之外(灵的空间)、时间之外(永恒之美)、自身之外(以小见大)、色相之外(大巧若拙)追求美,体现出独特的超越美学旨趣,这是生命美学的形态论。

而后五讲,则是对生命美学范畴的讨论,涉及到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和养气五个基本范畴,这是生命美学的范畴论。

中国传统超越美学含摄的内容很多,这里选讲的若干重要问题,只是对于基本情况作一粗略的勾勒。

”(第3页)前五讲,考镜源流,知其所从来,其特点尤在第四、五讲,以及第二讲中对于不二法门之辨析。

此后各章皆源此而发。

颇见整合之功。

此书首章为庄,次为禅,后为儒、骚,可见作者之取向与识见。

我们看着作者好像偏袒了庄禅,而这只是因为它们对中国美学出力太多,劳苦功高,平心说,这点实惠是应得的。

作者在引言中说:“关于中国美学的研究,我以为不是中国有没有美学的问题,而是中国到底有什么样的美学;从内在逻辑中把握中国美学的特点,不把中国美学当作论证西方美学的资料,是当今中国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

”(第3页)这是对于中国美学合法性的一个解释。

对此问题,有人反复咀嚼,有人一语否定,不若“不是中国有没有美学的问题,而是中国到底有什么样的美学”来得温暖与切实。

这里有作者对于中国美学的体量与信心。

  观此书者,知此书不愧于典型。

处处都是精锐之兵。

其中的妙解、特识与别裁,足以开启智识。

即使偶然遇目,也是往往见宝。

本书并非面面俱到,这也不是本书的目的,然而中国美学的精义已十有七八了。

字里行间透漏出,这本小书里有个大世界。

  匆匆一过,未免怠慢了作者的苦心。

多所领受,不仅是著者之幸运,也是读者的幸运。

但是我没有那么大的领受之力,有得于心者仅如下几条:   1.从容论学之风。

观此书,行文的舒卷自如,文字的洁净雅致,取材的富广精审,都足资取法。

读此书知中国美学之美。

其间溢荡着从容之风。

对于历史中的先人,作者能体认其精神,详于存异而略于求同。

然而作者用心,正在“借有此异以证其同”。

对于儒、释、道、骚、气化哲学各章,作者虽然没有专章是论述其合融的方式与状态,而章章又莫不是。

  对于今人之论,作者也是多论其异同,而鲜涉其是非。

《明儒学案》:“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

……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至于作者有了新鲜而地道的理会,我们读者也应先观其不同。

文中虽然有辨析,而绝无负气求胜、扬己陵人。

而能在与其不同处出新意。

在濠梁之辩中,庄子观鱼而知鱼之乐,朱光潜认为这是“推己及物”,“移情于物”,作者认为值得商榷。

(第16页)对于朱光潜先生提出的三种态度,作者又在这之外提出第四种态度。

这不是作者在恣意求新,而是在厚实的研究之上才生发的。

对于第四种态度(即是妙悟)作者有专著《大音希声——妙悟的审美考察》。

  作者从不自矜有学,说自己的作品粗糙,然而,作者也决不因此而懈怠,“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

”(潘耒《日知录序》)以此比照,可略知作者为学。

书中,似乎都是人所能言之事,道的却是人所难言之旨,如庄、禅、儒、骚。

作者却“因人所已知,告其所未知”。

对于不二法门的阐发,更见作者功力。

作者真可以孙奇逢评人之语描绘: “人所束手之题,使君曲为条指,人所歇脚之事,使君偏为热肠,亦一无所慕,一无所惧。

”古人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不是等闲人。

这几分从容不是心态的转换可以办到,而是深厚根基的兴现。

  2.读一本书,看其引文便知闻见的广狭,功力的疏密,这是读书人所共知的。

但是,本书的引文却限于通识,隐而不显,难以产生这样的效果。

正如我们不应仅仅看房子的华美,更应留意建屋过程中的艰辛。

如不二法门一讲,其开路先锋,一望便知。

即如第40页论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第83页论到石涛的楚风,第146页论中国艺术中“不立文字,不离文字”,第209页作者论古意盎然,都看似信手一挥,却是功利深厚,皆是作者学有所得之论。

如此,还只是能见到落在纸面上的,至于这背后所涉览的文献又不止万计了。

未尝艰苦而来的学问,就如费燕峰在《费氏遗书》中所说:“一段好议论,美听而已。

”作者搜采之勤,在本书中难以窥见,但是,把眼光放在书的背后,可知其所从来的道路极坚实。

章学诚《章氏遗书与陈观民工部论史学》:“文士撰文,惟恐不自己出;史家之文,惟恐出于己。

”我想本书的可贵处在于,其言皆有得于心而出于己,又必有所本而不尽出于己。

能“为古人立心”。

我在书中看到:中国美学活的精神在历史。

历史的精神还多不在理论。

也许理论本身就装不下历史的精神。

作者醉心于历史,或许在此。

我想,若以本书之影响而言,其于理论之影响绝不会小,但于历史的启示或可能更大。

  本书可以说是“只可自愉悦,不堪持赠君”,但因其有根底,所以它愈为己而愈为人。

人们常引《文史通义?答客中》:“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

”高明者以考索为根底,高明者益高明。

作者之学如此。

  3.开后人法门。

本书多能指出向上一路,新人耳目,触发新意。

真是“混沌里放出光明”。

如本书第七、八讲重在阐明中国艺术的时空观。

这一阐发让我们重新回顾历史学家的小发明,却给美学的研究带来了颇多的新意。

由此出发,不仅时空,其他的观念也与美学极有关涉。

在许多方面,本书真是能“接前人未了之绪,开后人未启之端”。

(清 薛雪《一瓢诗话》)读此书,知 “读书不多,无以证斯语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

”(全祖望引黄梨洲语)信而不诬。

深切的体认与追思,使得作者能深入人心,切中要害。

作者说:“山林之想,云水之乐,其实并不在山林云水本身,而在人的心态。

”(第8页)山水诗并不仅仅在描山画水,山水画也不仅仅在涂红写绿,它们的背后是生命的精神,所以,郑板桥的诗“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在作者的眼中,“写的不光是流水和孤舟,写的是他的心灵的优游,写心灵在气的世界中浮荡。

”(第114-115)真非孤沉独往而难得。

如作者说:“气韵的核心是生命意义的传达,它虽有赖于形,但专注于形而不可得。

”(第113)我想,作者的长处,并不在于指出这一点,其出人头地在于从中酌取生命精神,而又能以生命化的形式给予传达。

作者传达的形式和传达的精神达到了熔通。

作者真是“以境显境”。

   4.高远的识见。

做中国美学的人,容易被史料的浩瀚,历史的纷繁所震慑。

本书中的各章,皆从历史中来,而经作者的慧眼,它们都成了今日美学建构中的脊柱。

历史与理论的融通的确是一大技艺。

登峰而入微。

在茫远的历史中,作者以精神提起。

在历史的汪洋中优游,舒卷。

真如一得大自在之人。

  学人所共知,中国美学难以找到专门的著作,此书名为中国美学十五讲,而作者之着力处又多在美学之外。

作者在哲学与艺术的通汇处领得了美学的精神。

古人讲析之愈精,则逃之愈巧,此最为学人致意,而研中国美学者更应留心。

作者真是把美学藏之天下了。

  又如骚人遗韵,并非哲学,而于美学又影响甚大。

作者极为阐扬,推向深入,亦可见作者识见之高。

推想可知,哲学之外有益于美学者又不仅此而已了。

即以他讲哲学与美学关系而论,亦不粘滞概念术语,而重在两者的相通处,不强作牵合。

两者不限于名言的假借转用,更在精神之汇合与融通。

这为重新审视哲学、美学及两者的关系开了眼界。

  5.本书之醇。

作者严于畔分中西,而善于融会古今。

学人常好引西方以自重,本书中也有中西对比处。

然而,我觉得,作者看到中西遥相呼应时,谨慎多于喜悦。

如作者说:“庄子的自由,其实就是‘由自’,自己获得主宰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将权利交给知识,交给内在世界的‘习心’。

这有点相当于斯宾诺沙所说的‘自因’说,以自身为原因的自由,”作者让两人相识,又马上告知有不妥,说:“但又有区别。

庄子的自由,是一个由奴隶到主宰的哲学回归,由‘由他’到‘由自’。

” (第20页)如此者不繁引。

我想这是学者应有的审慎。

  书中的插图也尤为增色,它们极有助于领会言语漏掉的智慧。

其中,或有作者的契合之作,也有古人跨越千年万里前来相助。

此外,如作者读书之法也值得借鉴。

  读完本书我也引发了一些疑惑,虽然不敢说这是学术思考,就当是攀谈,可以水济水,岂是攀谈

  在第二讲中,作者的精神与技艺,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扶云高蹈,倚树独眠的庄子。

会通物我,以物为量,大制不割,忘情融物,朝阳初启真个把庄子说活了。

作者从庄子的言语中展示了一个世界。

作者的研究是从庄子所描述的境况而悟出的,所以,庄子是非理性的。

但是,我们若考虑到庄子的描述这一行为本身,我则感到庄子还具有一种清晰而明朗的生命态度。

这一态度,他描述时,是位生命的审视者,而他在描述的境况之中时,则是位生命的游戏者,我想,两者于美学都有大关涉。

中国人所具有的清晰而明朗的生命态度,与近世西方的科学理性不同。

然而我觉得,这种生命精神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

这是中国人的生命达观。

我们在苏轼那里极易看到这一智慧,这一智慧不排斥往事难再仍可期的唯美,也不缺少心有微花淡淡香的精微。

一只生命的眼睛审视自己,把玩生命。

知道生命的能与不能。

   此外,“大造”(第57页)这二字代代有人言,而心境各异。

或因天之造化不可明察而生畏惧之情,或因其刚健有功而生悦乐之心。

即以魏晋、两宋相比,差异甚大。

如陶渊明的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可见他,或说当时的人对于这大化是曾心存畏惧的,而邵雍的诗:“物皆有理我何者,天且不言人代之”,却是充满了和乐的言语虽同,而心态纷殊。

或原本一词,而其意屡迁。

  本书可以说是“为古人立心”的力作,在这过程中,作者所获得的无言欣悦也溢于言表。

本书就是作者的妙高顶,小扁舟。

作者真是“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至于本书与新儒家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美学研究上的地位,此书所显明的学界风貌的转换,又不是我这学识浅薄之人可以妄评的。

不过,我们从这本书里印领了太多,所以对于它的期待也同样的多。

或者,它不仅为研究中国美学之著作,将来也会是中国美学应研究之著作。

这个书评没有以小见大的能力,若想体会作者及本书的微妙境界,还请读者去看原书。

游玩者好其佳丽处,读一过,定心满意足;而细心者不仅及此,还应知其用力处,读完此书,若能再读作者其他一些著作,受益决不可以道里计。

所以前者尽可以与之沉浮,而后者还得独具一只慧眼。

因而,前者的眼中可能只有可爱,而后者的眼中不仅可爱,而益可敬。

谢谢。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150字

这个寒假,我看了著名作家林汉达所编撰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和自己的心得。

1,它读起来很顺口,就和听普通的故事一样,读起来很流畅,不像其他的历史读物,读起来稍有些拗口。

所以,说它是一本历史读物,还不如说它是一本故事书。

2,它的故事情节比一般历史读物生动。

前前后后几个故事,都彼此串联起来,让我读了一篇,还想读一篇。

有一次,我连续读了一个多小时。

从春秋时期一直写到三国时期,都是这样。

往往前一篇篇末说到的一个人名,后一篇,就与故事内容息息相关。

3,所撰写的历史详细并取材于正史。

书中记述了从春秋到三国一千多年的几乎所有重要事件。

而且都是在正史上有记录的事件,像原来《三国演义》中记述的“桃园结义”“草船借箭”在书中都没有出现。

4,插图精美。

往往我们在读历史读物时看到的几乎都是满篇的文字,没什么插图,让人觉得枯燥无味。

而这本书,不仅附带了三四十幅插图,而且在每一章的最后,都有该时期的一幅地图。

如:在《战国故事》一章的末尾,附有一张战国地图。

以上就是我认为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读了这本书,我也许才真正的理解这一千多年的历史。

才真正理解了这一千多年灿烂辉煌的文化。

原文地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