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5000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此书洋洋四十万言,内容精深,思辨独到,文采优美。

颇得太史公“春秋笔法”之真传,又遵从史学研究之严谨;视野开阔,不拘泥于旧有成果和官方表述,另辟蹊径,透过现象寻找更符合逻辑的真由。

通过阅读此书有如下感受:       其一,以“新陈代谢”作题十分形象。

倘若把历史比做人生,人在经历成长和变迁的同时,其内部也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为:排除旧物,生长新物。

这样人才能正常的生存,历史也就得健康地发展。

      其二,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仅从事件之结果来判定,而要把事件放置在一个相当的时间跨度内分析和考量。

以郑和下西洋为例,如今教科书的评价满是溢美之词全然忘乎了郑和下西洋之真正目的:寻找逃亡的建文帝朱允炆。

这可以解释为何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陈旭麓先生大胆写道:“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以来已见端倪了。

”中国之航海规模远胜于后来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直流,但两者的目的完全不同,我们以俯瞰世界的姿态出行,他们以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驱者形象出发。

一为寻人与招安;一为财富和新大陆。

      其三,能够抛除纯粹的民族感情来分析问题。

陈先生也说过“历史研究会动感情,近代百年中的这一段至今还能使人听到历史中的呻吟和悲呼。

但是,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

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后者更加重要。

”历史的精神在于理性分析,过多的感情色彩会使其失去原色,好看但不真实。

这一点比之如今对历史的戏说和误读之风,来得实在,来的淡定。

以作者对资本主义的观点可以看出其理性的思考。

资本主义冲入中国,处于隔绝状态的中国被暴力打开了国门,旧的制度和礼俗必然会如“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解体”(马克思语)一样崩溃。

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一种痛苦的进步。

      其四,变的哲学。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经提到“其实历史就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

”新陈代谢也就是一个“变”字。

维新变法期间,当时的改良派代表人物无不以“变”为主题发表观点:梁启超的“变亦变,不变亦变”反映了当时中国已无路可退,只有变化,才能发展。

康有为之“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上清帝第六书》)此言出自洋务运动之后,对前者30年不彻底的变革进行了批评。

再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后来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主张已在戊戌变法时初露端倪了。

这是恒变哲学的又一注脚,“变”的思想一以贯之。

      其五,社会与个人之于历史的作用。

作者并不否认历史人物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整个社会背景而非人的意志。

历史人物永远只是历史剧本中的某个角色,而剧本的书写者是人民。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多人说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先生真的这么软弱吗

不是,是社会环境使然。

南京国民政府虽然成立,但没有统一全国的能力,兵力不足,势单力孤。

袁世凯之所以能够被推上高位有几大优势:“他手握重兵,并且有过庚子之变时在山东“保境安民”的形象;有过新政时期力倡立宪身为名声;有过宣统时被满人排斥归山的历史。

”所以说,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不是简单的革命党人退让,而是历史选择了他。

但他的剧本怎么写由不得他本人。

历史可以选择他,同样也可以抛弃他。

袁世凯也最终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沉沙。

      综上所述,我们社会的新陈代谢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革新和替换,终其原因,这都是历史的选择。

从1840到1949这110年的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太多心酸的往事,去除感情,冷静分析和思考,我们看到了一批又一批时代先锋的抗争与选择。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通过对百年社会新陈代谢的勾画,陈旭麓先生把我们带回到了百年前的中国社会,用更清晰视野和更清醒的头脑来回望过去并展望未来。

儒家学说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创立儒家学派。

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

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代表。

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 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 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

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欣然接受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

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

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他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

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

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五)儒学发展变异——明清  明清之际,随着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

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

  “异端”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政治上:提倡“趋时更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提倡“法治”,反对“人治”;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继承宋明理学,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和行为。

特点: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

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六)儒学遭受打击: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思想领域就是把作为革命的主要对象。

天平天国虽然在开始时把西方宗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反清斗争的思想武器,但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却把儒学经典贬斥为“妖”,扫荡封建传统文化,否定原有的封建道德秩序。

辛亥革命后,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七)儒学重新泛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出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废除资产阶级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利用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的浓厚残余,在社会上掀起反动的尊孔复古逆流,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和专制统治的护身符。

(八)儒学统治地位动摇——新文化运动前期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了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武器,提出在中国实现“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等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

  特点:前期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继续,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文化反封建文化的一次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前期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倾向。

  (九)儒学统治地位彻底动摇:——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无可挑战地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长期和马克思主义意见不一的儒学继续逐渐遭遇厄运,受到更为猛烈、更有组织的批判。

“文革”时期,更是开展“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等闹剧,对儒学文化进行全民规模的、彻底性地破坏,也最终将反传统文化的运动推向了历史的顶点,儒学思想在我国影响进一步减弱。

  (十)儒学焕发新春——文革结束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思想解放”运动,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当前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号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儒学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前提下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宣扬天命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次序;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些都是一切剥削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人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面目。

特别是汉代的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

另外,儒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哲学,在批评佛、道两教的同时,也充分吸取它们当中对自己有用的思想资料,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

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质和立场。

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对维护社会的安定统一和祖国统一大业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民为贵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有重要作用;民本思想对于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和谐意识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

新东方为什么这么成功

俞敏洪出生年月:1962年生 属虎 身高一米七七籍贯:江苏省江阴市人 汉族人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西语系毕业 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兼总裁 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俞敏洪创业经历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

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期间患病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

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

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

截止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

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新东方学校的教育部门包括:国外考试培训部国内考试培训部基础英语一部(听说)基础英语二部(新概念)实用英语部高自考培训部少儿英语部小语种培训部电脑培训部等;新东方学校的服务部门包括:学生阅览室、学生信箱服务、出国咨询处、公证处、订票处等等。

新东方目前分别在上海、广州设立了分校,将新东方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在2000年为止,俞敏洪在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学生中称为“红宝书”)《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

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俞敏洪的办学事迹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志报导。

2000年,俞敏洪及领导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化运作迈开了一大步。

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由联想注资5000万,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东方远程教学。

这是新东方与外界第一次的正规合作,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通过现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社会。

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

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很早就起床。

最近上班,他得比平常提前近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

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这几天又到了招收暑假班的时候,由于报名的人太多,学校所在地、中关村一带的主要交通路段常常为之堵塞,——这种“夸张”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俞敏洪将车停在北四环路旁的一幢普通白色四层小楼旁。

这是“新东方”的总部,也是被媒体称为京城最“热”的地方—— 据说,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70%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身为“新东方”校长的俞敏洪,经常到北美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

俞敏洪编年史 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 1980年,三次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 198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1年,从北大辞职 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 2000年,携手联想成立新东方在线网站人物语录: 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可以离开讲台。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从自卑中间走向自信的人是真正的自信,从一开始就盲目自信的人其实没有自信。

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是必然的。

第一种是经过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

另一种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

比如学化学的人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家,这也是成功。

当你是地平线上一棵草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也没有办法,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因为你是一棵树

北大情结:北大踹了我一脚 大学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上自己 俞敏洪不止一次提到北大,这个令他百感交集的伤心地。

现在的北大依然冰清如初,在他的梦痕里无法剥落。

树影婆娑的北大校道,爱情、学业、事业在激情地向前奔流,却似乎全与他无关。

“我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

进大学以前没有读过真正的书,大三的一场肺结核使我休学一年,结果练就了现在这副瘦削的土魔鬼身材。

”俞敏洪一打开话匣便不胜唏嘘。

在多数人眼里,俞敏洪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对他来说却完全真空。

“北大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

”他说。

因此,孤独、耐心、坚韧……所有磨练人的品性他都一一具备了。

他说对爱情的饥渴使他“见到任何一个女孩都想扑上去”。

显然是夸张之说,但依然贴切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境。

俞敏洪回忆,他的第一次爱情邂逅是在1986年3月26日晚上9点,那时他的身份是北大一名英语教师。

这第一份忠贞的爱情在历经波折后一直延续至今天。

采访当中,他说他刚刚收到老婆的短信,并一五一十地念出来:“老公,我好想你啊。

”说这句话的神情竟然比他之前那句“去年已经有80万学生”还要振奋。

由于在外做培训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个处分。

他觉得呆下去没有意思,只好选择了离开。

那时是在1991年底,他即将迈向而立之年,走出北大成了人生的分水岭。

“北大踹了我一脚。

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充满了感激。

”俞敏洪说,“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 这些幸运和不幸,都在北大降临于他。

他注定是大器晚成的人:高考三年,迟到的爱情,病魇的耽误,拖沓三年半出国未果,还有学校的不公处分。

北大成了一切的酸甜苦辣的吞吐地。

“我是惟一他们不会想到我会搞出这个学校的人。

”俞敏洪坦然地说,“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

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

真是这样,你可以去问他们。

所以我用事实告诉那些在国外的大学同学,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

”现在他自诩他像“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在奋斗。

” 俞敏洪的高三补习班同学、现在北京新东方校长周成刚调侃地说,“苦苦奋斗了20几年,想不到竟要受他制裁

” 北大这个令他爱恨交加的地方成就了他和他的新东方。

俞敏洪表示他仔细思考过自己的一辈子,没有像别的同学盯着名次和荣誉,他的眼光跳过了这个境界。

难以承受之重 后悔把新东方做得那么大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创业,俞敏洪表示首先想到的是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

他说当初可以在北京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

小范围内也能实现理想,无论转型还是放弃,也比较容易。

“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笼子,无法往外钻,否则笼子一收紧,我就被吊死了。

”他无不自嘲地表示。

“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

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

”他猛喝了一口茶,继续用尖锐的方式剖析自己,“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

” “做得特别累的时候,我很想关掉新东方,都没有做到,因为我发现要为4000员工负责,为股东负责,为自己负责。

我有时候想,假如新东方没有了,人家会把新东方和我收到全国所有的MBA案例中,那时我还是会出名,但那是负面教材了。

”他无奈地笑笑。

又是自嘲。

很难想象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还要把自己推到这样的境界。

难道这也是一种成功的哲学么

谈话中俞敏洪几次用了“后悔”这个词,不知道是故作姿态还是肺腑之言。

不过他的眼神告诉人,他是认真的,一如他在深圳的演讲中所言,他的财富不在银行账户上而是在他脑袋里。

他很想表白,他真的可以不在乎那些东西,而在乎另一些别人无法理喻的东西。

那些东西是什么

“我真心希望在新东方一点股份都没有,不管卖掉还是送别人都可以,这样我可以安心离开新东方。

”他回答得异常平静,“我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写书,驾车游走世界,或者到贫困山区教书。

” 他若有所思地补充:“很想到西北买一片荒地,变成绿洲。

因为我对土地有着无比的亲近。

” 难道俞敏洪想解甲归田,在事业的巅峰戛然而止落得美名

他不置可否。

他只是说他在渐渐剥离新东方,而且已经部分实现了他的理想。

他表示已经走访了40多个城市,讲学、旅游、看历史,写了10万字的日记。

一个有着人文主义情怀的商人 新东方要做长久,需要一些人文情怀的滋润俞敏洪在讲座中 在成功的光环背后,俞敏洪似乎没有变化,从脸到手都瘦得非常一致,与想象中的财大气粗的新东方掌门人身份实在不相称。

T恤、休闲裤和白得刺眼的运动鞋是他的招牌装束,他甚至穿着一双白色运动鞋就披挂上阵了。

他说以前的更差,那是回力鞋。

今年新东方完成了几个大项目:国际融资、国际化投资机构改造,还有全国大部分地方布点布局。

但俞敏洪说,“新东方还没有成功”。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他认为,“有历史定论的东西才叫成功。

商人无所谓成功与否,因为商海永远是惊涛骇浪险象环生,把自己定义在商海中就没有成功出头日。

假如写一本书,受到历史定论,千百年都有人捧读,那是成功。

像陈忠实的《白鹿原》、冯巩的小品,就是成功。

新东方现在还没有这种永恒的东西。

”在俞敏洪看来,成功必须与永恒有着默契的对应。

“我是有点学者气的商人。

因为我写的文章是别的商人写不出来的。

”俞敏洪称。

他表示,那些游历的日记、感受其实可以给员工们带来底气。

新东方要做长久,需要一些人文情怀的滋润。

但是,当越来越多人觉得他更像一个商人的时候,他辩驳道:“这个是要求嘛

你没有创业的敏锐视角没有创业的竞争意识没有战略发展思路,新东方是活不下去的

不过,商人和老师的角色可以齐头并进,不必割裂。

” 直到现在,新东方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称俞敏洪为老师,没有人喊他老板。

下属的投其所好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澄清。

“凡是不符合我价值观的的钱我都不赚”——这份矜持和清高学者气也使他在商海中失利过,他说他为此困惑了很久。

原深圳新东方的老师阎震说:“现在终于理解老俞了。

如果他仍然站在学术的潮尖上,新东方就没有希望了。

”俞敏洪人生小记 俞敏洪现任新东方学校校长、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其人博闻强志,娴于辞令,幽默儒雅。

他精通英语,尤工词汇,一本红宝书在业内有口皆碑,并主编了多套实用教学光盘,成为中外颇负盛名的英语教学专家,由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目前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超过15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其弟子,由于他对留学教育专业的杰出贡献,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俞敏洪高瞻远瞩,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仍然开拓进取,在2000年,与中国IT巨头联想集团强强联手,挺进互联网,成立新东方在线网站,各路精英,纷至麾下,俨然是一代帅才。

然,岁寒知松柏, 俞敏洪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他沉寂了七年,在北大教书,也思考了七年。

一九九一年,他勇敢地抛弃了工作,开始了艰辛的创业。

几年后,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俞敏洪获得了巨大成功。

但他依然面带微笑,十分谦虚,他的人格魅力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在新东方在线的网络课堂里,俞校长将多年来殚精竭虑的教学体会与经验充分展现给大家,融合了他奋斗的精神与乐观的人生观,希望广大有志青年可以从中得到帮助,让自己的人生终将辉煌

俞敏洪成功的秘诀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

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

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

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

我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直到有一天,我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然后就继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贫困但不失快乐地过我的农村生活。

等到长大以后,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深刻影响。

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

在我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

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

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第二年我都没考上,我的砖头没有捡够,第三年我继续拚命捡砖头,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我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我眼前,最后我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成了一名不错的词汇老师;第三件事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我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

每上一次课我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

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并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

好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切生活的基石,它会影响人的一生,当你面对任何问题或是困难时,你都会义无反顾,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周易距今多少年

你好自殷末周西伯羁羑里而作《周易》,选用蓍草,作筮法,至今已是三千多年了。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