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wenku.com

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读后感

yiyyy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探索三角形的条件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

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

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

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复习过渡引入新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得出新知巩固运用及其推广反思小结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

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

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

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

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1) 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2)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3) 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剪一剪: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总结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学生举例说明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举例时,电脑辅助演示让学生感受反例的作用。

z+z平台播放三角形稳定性及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z+z平台显示题组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再次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7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 “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的以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一书是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是属于《校本研究丛书》第一辑中的一本,主编苗斯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

内容介绍:《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主题内涵。

简要阐述课程标准或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主题教学理念下理想的教学实践形态,以及需要研究和讨论的具体内容。

2、案例描述与评析。

选择与主题内涵密切相关的若干典型案例,具体详细地描述案例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用不同层次的评析对案例进行理论透视,然后提出总结性论述、拓展性思考、教学策略、补充说明、各派观点等。

这部分是本书的重点。

书中引用的案例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教学故事,有情景,有情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书中的观点是编者在评析教案过程中提出的个人见解,其目的不是要把编者的理论强加给读者,而是在与方便读者的交流与对话,共同分享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读后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

3、问题讨论。

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和争议性的思考题,或出示有研讨价值的教学案例,只提问题,不做结论,目的是向读者提示这个专题下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也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议题。

4、资料链接。

采用内容摘录的方式,提供若干与专题内涵相关联的理论背景资料。

资料后注明出处,以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查阅。

读后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形成了几十年从来未有过的“人人学理念,校校谈课改”的良好氛围。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清楚地知道:教学目标需“三维一体”,教学方式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评价要“讲过程,重多元”,教师角色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却遇到了种种困惑。

如:每一节课如何体现“三维一体”的目标

如何把握教材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和评价的有效性

如何创设情境

等等。

正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一书出现在我的眼前,使我豁然开朗,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上。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原先我创设情境只是为了上课富有新课标的味道,为了改革课堂而创设。

根本不考虑这个情境是否有必要创设。

看了书以后,我才知道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趣味性、思考性、探究性。

情境的类型可分为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

原来创设情境也可以这样五花八门,里面可以包含这么多的学问。

为此,我依照书本的原则、类型对我的课堂情境创设进行了改革,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都是看了《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一书给我的启示。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只要我们多看书,多吸收书中的知识,那么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黄金屋”,自己的“颜如玉”。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小学数学20000071003怎么读?

读作:二百亿零七万一千零三。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哪些教学建议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和提自身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一直在不断的和发展。

当今社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要求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所以,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也在世纪教育的浪潮中酝酿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长期的提炼和创新修改中,一步步地在向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靠近,而这也将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接下来,我将结合这次国培学习的收获和在新的课改要求下,谈谈小学数学在教学实施方面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些与时俱进的课标要求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时刻关注的工作准则。

而这些要求要如何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学实施过程的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

首先,转变教学策略,优化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需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和“学”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出和谐的关系,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实现“在做中学数学”的主体性地位的转变。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适当地从生活中创设数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的数学价值观,这也是体现数学价值性的有效方式。

故事导入、数学游戏、生活案例、直观演示和模拟表演等都是创设数学情境的有效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数学情境时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学生自身认知基础上搭建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情境。

创设出的数学情境的有效性必须体现在能引出新旧知识的碰撞,能唤起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思考,能辅助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式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地位。

现今教育者对于新型课堂,特别是合作交流式学习课堂的探索越来越重视。

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和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等等,都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有突出成绩的探究和尝试。

例如,我所在地区所试行的“生本课堂”、“有效课堂”、“阳光课堂”等就是小组合作交流式学习的很好探索。

它的宗旨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设置前置作业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获取知识,通过课堂展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条理性。

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和即将学习的新知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中激发探究知识的激情,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这样的一个过程使我们的学习成为一个自主获取知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体性活动,有助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三)、结合实际,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数学教育的导向是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应有的发展,体现数学的价值。

而要体现学生在数学上获得的发展就需要通过了解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来体现。

钱学森曾发出世纪之问:“中国何时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可谓是任重道远。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起点,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多在一开始就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意识,因此,站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反思,如何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能很好地训练孩子思维的学科,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多思考、多应用,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实际出发,从小培养孩子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体现多尺度、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善教法学法,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仅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还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学习结果评价重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查漏补缺,优化学习效果。

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等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进而改善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和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此外,评价方式也要求多样化,例如,利用评价量表的方式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定量评价与常模评价方式相结合等。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公平、公正对待,尊重客观实际,注意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的评价艺术。

保证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不仅仅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做出评价,这也将从侧面给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最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的需要。

鉴于小学这一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步体现出来,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就表现得特别明显。

差异性的体现是教学过程必然会呈现出来的特征,而合理地处理好学生差异性的发展需求,是满足不同学生知识需求,实现自身在数学上的适当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就是我们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培优补差”,它是弥补现今教育体制的不足、实现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直接体现。

补充后进生的学习需求,达到应有的知识水平;扩充知识接纳能力强的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以提升成长空间,真正实现个体差异性的发展需求。

在不同的形势下,我们的课改在长期不间断地进行着,而相伴课改进行的还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足印。

这一切的尝试和体验都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身影。

而这一切的努力和探索都是为了将我们的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一个可以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的新台阶。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扎实有效的数学教研活动,是高效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投身科研,多形式、多角度的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才能更好的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有效地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是提升数学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数学课程教学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应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以全新的思维,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笔者认为“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加强理论学习,是有效数学教研活动的基础开展好数学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应该具备一定水平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有关数学方面的理论思想,储备好教研活动所必备的“数学养分”,提升教师自身数学素养,才能更好的开展好数学教研活动。

教师要想储备一定的“数学养分”来供给数学教研活动,那就只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就是学习。

所以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要多看书,多看有关数学教学方面的书,潜心阅读数学相关的教育理论专著,以读书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更新教学思想、方法,实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

学习可以采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的“三定”形式。

比如:学校每个教研组的学习由教研组长来组织安排,期初写出学习计划,可以定在每周的周二下午学生放学时间进行学习培训,每次学习的培训人员可以轮流进行,可以学习一些名师优秀案例,观看优秀课例光盘等,还可以学习自己在平时阅读资料上得来的优秀文章,学习之后每位老师都要写出心得体会,下次学习时进行体会交流。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制定出自己的个人自学计划,按照计划在一学期中要阅读多少文章,撰写多少案例,交流多少心得等等。

二、创建数学学科科研团队,是有效数学教研活动的保障有效数学教研活动不单单的指举行几次评优课,示范课、观摩课或研讨课,重要的是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数学教师在各个方面迅速成长起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高效。

要想使数学教研活动更为有效,除了搞校本教研外,还要进行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研究,即课题研究。

这就要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和积累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面对问题就要不断探索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手段。

课题研究是教研活动的重要部分。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努力使教育教学活动效益最大化。

学校各年级数学教研组要结合本校本年级实际确定自己教研组的研究课题,根据课题确定研讨主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实践。

例如,本校近年来确定的课题有:“低年级计算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中年级图形教学方法探索”“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思路的探索与研究”等等,这些课题都安排在数学教研组中进行。

课题研究形式采用立项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定期提交阶段研究报告到教务处,教务处组织或邀请数学专业人士进行讨论评价。

这样,不仅提高了全体数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自身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成为课题研究的最大受益者,真正凸显了教育教学活动效益最大化。

三、形式多变的教研活动,是有效数学教研活动的载体教研必须放到教研活动中去研究,去探讨,去验证,形式多变的教研活动,是有效数学教研活动的载体。

经过这几年的研究实践,觉得如下活动有助于数学教研活动的增效。

1.集体备课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无现成的经验可循,刚干获取的比较有价值的经验,转眼就要过时,还有,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新课改在积极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效益才会提高。

2.同课异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思想、经历、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决定着对同一内容的课的理解的不同,每个教师对同一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

教师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差异,就是很好的教研资源。

故可以举行一些同课异构的活动,来研究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这样,大家可以在比较中互相学习,在比较中共同提高。

采用的程序如下:①学校各个数学教研组根据本年级段确定一个教学题目;②由教研组内的部分教师分别备课;③教师上课;④教研组集体听课、评课;教师在教学中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学习,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3.课题研讨课例研讨是上课之后课题组教师就所研课题进行的一种集体研究形式。

目前采用县教研室提出的十步课题研讨活动形式。

即教学会诊查问题,梳理问题定主题 ,理论学习明方向 ,集体备课找方法 ,大家观看验实效 ,个人反思谈得失 ,同伴互助共分享,专业引领再提高,共识提炼为常规,问题引出新课题。

4.案例片段集中剖析案例片段剖析,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非常关键,这是课堂教学情景再现,是集大家智慧帮助其课堂教学提升的一个方法,在剖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做到了运用理论,又产生了新的教学方面的经验。

这个方面是每一个月举行一次,要求教师把平时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问题或案例带上来,集中剖析,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四、拓宽教研活动范围,是有效数学教研活动的发展提升多年来小学教研活动存在模式化的问题,活动的开展效果大打折扣。

鉴于此,本校探究出了几种可行的活动形式。

1.联片教研(学校手拉手)有效数学教研活动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校本教研的开展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如专家引领,需要专家或学科带头人、同伴互助,需要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而农村学校往往规模小、条件差,很难开展校本教研。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经过研究和实践,实行了校际合作,联片互动教研,这种方式很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实践中形成“区域推进与片区互动;集中指导与分片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经验交流重视发挥学区中心组的作用,开展参与式交流,互动式交流,课题式交流,形成立体互动、注重实效的教研形式。

这样教师参与面广,既增加了校际交流合作力度,又验证了学校校本教研的成效。

达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研活动,其目的是解决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探求新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教学实践服务。

故学校每位教师都担负着一种使命,那就是以提升自己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只有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才能做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小学数学课教学方法的小本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虽以一个“小”字当头,但它的作用与地位却一点也不微小,反而它对学生取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

学数学到底培养人的什么能力

为什么国际上各个国家的中都纳入并重视数学学习

在学生经历的长达6年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做些什么

该怎么做呢

我想教材是载体、学生是中心、课堂是阵地、理念是根本。

新教材历经十载,它承载的更多的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多的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帮助,更多的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指导。

以下谈谈我在数年课改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新理念、正确解读新教材、科学运用新教材并创新使用新教材,所作出的实践研究与生成反思。

一、正确解读教材才能让学生学到新的数学。

十年以前,我们都是教书匠,培养的学生只会,能力如何培养

新教材、新课改推广以来,我们通过许多学习和研究,慢慢从“教书”慢慢转变为“培养人”;从“教教材上的数学”慢慢走向“用教材去教数学”。

我们渐渐理解了教材是实施教学的载体,而不是惟一的标准。

在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教师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现行教材 ,正确地解读新教材,才能让学生学到新的数学。

那么,正确解读新教材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教师要力求做到要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

【案例链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例题教学片断估算是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

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说明:教材呈现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解决“有350个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

”的问题。

情境图下面呈现不同的估算方法:①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②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积的范围。

【案例生成】师:看准信息和问题,快速解决。

(学生的回答不统一,速度放慢。

)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不需要计算得那么清楚,只需要算个大概就可以了。

师:那你准备怎样算个大概呢

生:我把22和18看成了20再乘。

师:你能将两位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数再乘,这就是估算的方法。

师: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

(其他学生受到这位学生的启发后,纷纷想到了另外几种估算的方法,教师引导进行几种方法的整理。

)师:看来,这三种估算的方法都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都是把两位数看成了最接近的整十数再乘。

师:你们觉得我们通过估算得到的结果,是比准确字数多呢,还是少呢

(有的学生说少,有的学生说多,有的学生说差不多。

)师:为什么

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把22看成20将因数看小了,所以估算的结果比准确结果要小。

……师:真的吗

我们来看看

将18估成20,估高了,因此最后结果就比准确字数大。

如果把22估成20,估低了,最后结果就比准确字数小。

那么将18和22都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所得到的结果,你觉得和准确字数比怎样

(学生一起反映:差不多的。

)师:为什么会差不多呢

生:因为一个因数少估了2个,另一个因数多估了2,扯平了。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有许多估算的方法,用哪种方法解决还要看具体什么问题。

【案例解读】当我在听同年组老师教学这个例题的时候,我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估算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不是难事儿,学生在这节课上可以说你不用教,他们都会去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学生在这节课里需要得到的是什么呢

他们需要发展的是什么呢

学生需要得到的是学会在估算的过程中合理地分析比较,从而使估算发挥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地能够解决好问题。

因此,例题的教学,笔墨除了放在学会乘法估算的方法上,更要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估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而得出该问题所需要的答案。

由此,在接下来我执教的过程中,我调整了笔墨,对于分析比较不再轻描淡写了。

学生受教师的引导,导致出现“估高”、“估低”和“差不多”的结论,是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体现。

这是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分析,也是估算不同于口算和笔算的一个特点,这种思维的训练是在精确计算中无法实现的。

估算教学中对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逐步形成的,只要我们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估算的意识会慢慢形成,估算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学生在形成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分析能力大为提高,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路的打开需要良好的分析能力作为支撑。

而数学课上要培养的不仅仅只是一项分析判断的能力,这也是有别于老教材的一个亮点,新教材丰富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点,学生将学到新的数学,学生的能力将全面而服务于生活。

二、创新使用教材才能促进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数学课就要有数学味,教材解读不正确或不透彻就会让新的数学课堂走味。

所谓的数学味就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如、分析判断、空间想象等。

这些能力是所需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

要想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教师创新使用新教材。

教师能教得创新,学生就能学得有味,学数学只要学味十足了,能力自然也就逐渐形成了。

以二年级下册的整理与复习为例,谈谈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如何对教材进行创新使用使用。

【案例链接】“表内除法(二)”的整理与复习内容说明:二年级下册的整理与复习,给出了两道题。

第一题呈现的是小朋友们讨论表内除法算式的分类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可以按照算式的得数来分,有的按照除数相同的算式来分,有的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分

第二题是一道解决问题。

那么我分了两节课来进行整理。

第一节课整理计算部分,第二节课整理解决问题部分。

我先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学过哪些表内除法的算式,学生说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将这些算式在黑板上板书,而且这些算式的位置就应该表内除法表的位置,比如学生说出20÷4=5,我就把这道算式板书在第5行第4列;学生说出9÷9=1,我就把它板书在第1行第9列;学生说出16÷4=4,我就把它板书在第4行第4列……在许许多多算式的列举中学生现会觉得老师怎么乱写算式,东一个西一个,后来慢慢发现了规律,会准确猜出老师会将这道算式板书在什么位置,是为什么。

在此过程中,全班的积极性是高涨的,因为其中带有一些猜谜语的味道,这会让学生觉得很简单的算式变得神秘起来。

并且在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归纳、整理、猜想、推理、列举等一系列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自己归纳出: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的时候,商为1;当除数为1的时候,被除数和商一样;除数是几,被除数就是商的几倍;商是几,被除数就是除数的几倍……学生的这些归纳性的语言是让我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的,我的预设是让他们经历这样的归纳与整理的过程,并从中去感受就可以了,用他们自己儿童化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这么多精辟的归纳让我大开了眼界,说明学生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是高效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的。

【案例解读】在第一节课的处理中,教材并没有列举出表内除法算式表,只用了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呈现了出来,那么我对于这样编写的理解是,学生应该有自己整理的思维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整理就可以了,不需要学生完整地整理出除法算式表,除法算式表的归纳与整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相当有难度的。

但是学生的整理归纳的能力在每一节整理与复习课上都应该有挑战与提高,有难度不代表不去研究,正因为有难度,经历了有难度的挑战,思维才能够得到提高。

因此,我对教材的理解是,不仅要让学生自己按照一定规律去整理归纳,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表内除法表编排的规律,从而能够学到这样整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所以,教材上的呈现我们不仅要完全理解,更要彻底理解,这种编写不仅限于书本,它是和活生生的学生紧密联系起来的,而且更要得到教者正确而科学的支持,那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学生的发展才是有效而全面的。

能把新教材教下来是一种本事,能创造性地把新教材教下来又是一种能耐,能把新教材内蕴含的理念和素材通过开发转化为教学实践并取得成效,这更是一种功底。

教师要在尊重教材基础上,开动脑筋,不局限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新使用,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样新课改、新理念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才能科学发展。

三、科学解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的形成。

人人都想当创造者、当发明家,尤其是我们的学生。

曾经我们的教育在抹杀学生的和能力,学生都变成了被动式的学习,都成为了一台台的解题机器。

新理念正在努力改变着这一现状,试图让学生经历多次成功的创新和发明的过程,带给学生一种探索欲望和一种思维习惯,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数学品质。

在教学集合圈这一知识时,学生就经历了对这个圈的创作,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促进学生数学品质和能力形成的最佳机会。

【案例链接】“有趣的圈”教学片断内容说明: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本例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案例生成】教师给出信息: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

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出算式:8+9=17(人)师:请这些同学站起来我们看看是不是17人。

(学生发现问题,没有17人,只有14人。

教师引导列出统计表进行检查,在统计表中学生似乎发现有重复现象。

)师:这样吧

为了让大家看的更加清楚,我们请这些同学分别上来,我们按组数一数

(1) 请参加了语文小组的站这边

数一数,是8人吗

(2) 请参加数学小组的站这边

(其中重复的学生想到数学小组这边来,教师进行导向。

)师:诶

你们不是参加语文小组的吗

请站在那一边,不准瞎跑哦

(这个时候这几个两个小组都参加的3个学生拿老师的幽默处理没有办法,有点支支吾吾的,还是想过来。

)师:为了表示你们8个都是参加语文小组的,我们用这个红圈把你们都给圈起来,不准你们瞎跑

那么,你们都是参加数学小组的,参加数学小组的应该有9个人啊,怎么差了3个

学生急了:还有我们3个呢

师:那你们过来啊

生:可老师你不让我们出这个圈啊

(这个时候发生的矛盾冲突激发了学生想办法去解决的强烈欲望,终于下面有学生坐不住了,有几个学生插嘴要把这3个人怎么怎么套起来,但另外一些学生不是很明白,学生中有一个同学终于跑到讲台上来了,进行了一个操作:他将重复的3个人安排在正中间,将两个圈交叉套出重复的3个人,使这三个同学既站在红圈里,又站在篮圈里。

)【案例解读】这个结果的产生是必然,现在很多老师对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处理,为什么

正因为这样的教学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探索的欲望。

这个圈的交叉部分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是我们的学生的确就想出来了,不是因为学生提前看了教材,或者家长曾经教过,真正就因为在这样一个矛盾冲突中,学生想力争解决这个问题。

韦恩也不是特异的天才,我们的很多学生经历了韦恩的这个创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也正是新教材中渗透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激发矛盾、创新解决。

有了这样的创造过程,学生不仅在思维层面上得到了收获,而且在心理需求上得到了满足,很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原来自己也可以是发明家啊

新教材中还有很多像有趣的圈这种课例,需要教师做的不是直接把韦恩圈交给学生怎么填写怎么画,而是让学生真正获得思考的空间,自觉走进矛盾中,让自己也在数学海洋中创造一回。

在我们的数学实际教学中,要真正读懂新理念、读透新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科学设计我们的教学。

在课堂这个阵地上让学生尽情发挥、尽显智慧,在数以万计的阵地中学生优良的数学品质和优秀数学能力的产生一定是必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的目录

课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2,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

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

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

它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三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了教学目标的各个方面,为科学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首要环节,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情况下,保证三维目标设定的清晰性、明确性、可操作性。

一、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层次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结果。

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显然,内容更丰富,要求更高了,它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对三维目标可理解成四个层次:一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层次。

重在解决“是什么、怎么样做”的问题;二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层次。

重在解决“运用什么样的思想与方法去做”的问题;三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层次。

重在解决“怎么想到这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四是数学精神与文化的教学层次。

重在促进学生心智、个性、观念、精神等和谐协调的发展。

二、要准确制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可以理解为各门学科总的课程目标的框架,它给各门学科制定课程和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规范要求。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首要环节,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保证目标设定的全面性、准确性、可操作性1、设定教学目标要注重全面性  注重全面性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各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把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三个维度互相照应,相互协调,体现高度的整合作用。

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只有落实知识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其它目标,在设定数学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体现涉及到的知识点,注意在理解和掌握这些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哪些能力。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

数学教学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要把过程与方法目标放在突出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在原有学科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明确和提升。

数学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表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数学学习内容中包含的情感教育因素和其它德育因素。

2教学目标的叙述要注重准确性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叙述十分重要,主要是要注重叙述语言的准确性,避免使用“初步理解”、“基本掌握”这类含糊其辞的叙述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的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正确体现“四个要素”。

一是行为主体:即学习者。

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

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应该……”等,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如果用“使学生……”“培养学生××能力”一些字眼,那么,行为主体就变成了教师。

在制定目标时,应首先强调学生的行为主体。

值得注意是:主体是学生,但教师也应有行为,教师的行为一般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下”、“引导下”等词语。

二是行为动词:是以描述学生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为了有效提高教学目标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在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中要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确定,易于观察的明确动词。

如,了解层面上常用的有:读、写、会用、认识、说出、识别、了解、辨认、描述等;理解层面上常用有:明确、表示、会画、确定、找出、获得、读懂等;应用层面上常用的有:分类、选择、比较、排列、理解、解释、判断、预测、推断、估计、设计、检验、运用、掌握、处理、推导、证明等。

三是行为条件。

这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条件或范围等。

四是表现程度。

这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和用以评价学生表现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确定教学目标,“三维度”是明确的,“四要素”渗透在三维度之中,它们互相交叉,相互依存,二者不可偏废。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注重可操作性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定一般应显现“三个维度”,体现“四个要素”,通过行为动词的使用,形象地、具体地反映出课程理念的变化,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功效就在于指导教学行为,能够具体地指导教学实践。

如何让教学目标发挥最大的功效呢

那就是将教学目标设计得细致、具体,也就是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属于课前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预设的结果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目标定得太笼统、太空泛、太模糊,就会失去教学目标的实际指导作用。

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就只能成为一种空洞的摆设,课堂教学就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而预设的目标越是具体明晰,指导性也就越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因此,在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可操作性,与可操作性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行为动词的使用,行为动词越是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就越强,那些含糊其辞的行为动词就不具有可操作性,一些涵义广泛的行为动词,操作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

只有明白无误的行为动词,才会更具有可操作性。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目标都是学生通过“对话”“操作练习”(行为动词,行为条件)、“掌握”(表现程度)方法来体现的,学生自己(行为主体)获得知识与技能等,这些简单明了的术语,非常具体明白,有利于实际操作。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蕴含了一定的数学思想,体现了三个维度。

这样的目标设计不仅反映了全面性,而且也明确地告诉了学生学习的结果。

同时采用了有个性,有区分的行为动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的要求,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4、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作为学科课程总目标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应该贯串于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各项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想通过一个章节的学习完全达成是不现实的。

即使是知识与能力中的某些具体目标,也有一个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也不可能刚学习就能掌握运用。

对于大多数教学目标,特别是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达成过程。

如“学会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绝不可能在学习两三课时以后就达成,而应该是整个基础教育长期的任务,是终身教育的任务之一。

这种上升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过若干次提升以后,课程的总体目标就趋于达成了。

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三维”目标的理念:但要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同时落实非常具体的“三维”目标,则近乎苛刻。

因为“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系的,很难分清哪一项目标单纯属于哪个维度。

我们认为,在制订具体教学目标时,应围绕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以知识与能力作为外在表现形式,在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目标的逐步达成。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一 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

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

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

”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

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 体验生活,在生活实例中启蒙数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

1.联系身边事物,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所具有的量化的意味。

例如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计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格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感受生活实例,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实例,并从中深刻领会数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加深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采撷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有些同学不理解5-0=□,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5-0=5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纷纷举手:生1:我的想法是:比如说有5个苹果,吃了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吃,所以还剩5个,5-0=5。

生2:今天妈妈给了我5元钱,我现在一点也没用,还有5元钱,列式5-0=5……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明确了不管5个苹果,5元钱还是其他物品,只要减去0,就都是从5个东西里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都没去掉,所以5减0还是等于5。

从而在这些生活实例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了数感。

三 活动激智慧,在活动中发展数感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1.构建活动平台,让学生感应数在何处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应数无处不在,体验数感的存在。

如为了让学生感应信息数字化,教师构建一个活动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父母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抄下并且解读。

当明白了身份证号各位数字所代表的信息后,请学生当一次校长助理,仿照身份证号码的设置,为学校设计全校学生的学号。

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

2.开放活动时空,让学生感受数有何能  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

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开放活动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如在认识厘米、米以后,我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结合估算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

往后我又随机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以绳子当篱笆,去围一块地,开展“看哪个小组围得多”操作活动,学生很有创意的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围法,有在操场上围成长方形的,有靠一边围墙的,还有找一个角靠了两边墙围的……学生通过相互比较,最后择优选定了操作的方法。

这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就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学生也更加喜欢数学,更好地应用数学,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 “以人为本”,在估算中增强数感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

新课标也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五 综合运用,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 1980年美国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这个口号一直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且至今依然是数学教育的中心问题。

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

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比如,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装有各式各样(已标价)食品图片的小袋子,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5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

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综上所述,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

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